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和光辉典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我党的历史上,率先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科学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强调走自己的路,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r>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进行了长期、艰苦地探索与实践。认真总结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对缅怀这位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展望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br>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此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
1.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br>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经过几代人,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艰苦探索,走了各种道路,选择了各种形式,从农民起义到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从地主阶级内部改革到引进机器生产自救的洋务运动,但没有一条道路,一种形式被证明是有效的,能够救中国。其原因在于既缺乏先进理论,又不符合中国实际。<br>
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所蕴涵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为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和价值理想。它解决了近代开始的中国先进分子在黑暗和苦难中苦苦寻觅、彷徨迷茫而又无法解决的“中国往何处去”这一根本问题,为困顿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指明了一条希望的道路。此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她所代表的中国人民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和目标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把一个贫弱的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改造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br>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课题<br>
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因为马克思丰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又有许多不同点。马克思主义的应用“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由于马克思从事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地域主要在欧洲,他自然对西方资本主义有更直接、更深切的了解。尽管他作为科学家曾敏锐地观察到东西方社会之间的差异,作为革命家又理智地关注着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但是这种远距离的观察和关注只能是概括性的、原则性的。他虽然一般地提出了“东方问题”,却没有也不可能具体展开和深入实际地解决,更不可能创造关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系统理论。<br>
列宁主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时代特征和俄国社会,解决俄国革命问题并取得成功的光辉典范。这一典范使马克思主义由科学变成了现实。中国人民正是通过这一典范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尽管共产国际给予中国革命许多具体指导和实际帮助,但是由于缺乏对中国社会历史及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准确把握,有些指导是行不通的,有些帮助是错误的。盲目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结果只能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的挫折。因此,俄国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中国,也不应该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br>
可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有必然性,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则主要取决于中国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列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必须同中国具体的特殊的国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永恒的课题。<br>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br>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全党进行艰辛探索的事业。毛泽东就是这些艰辛探索者中的杰出代表。他是中国共产党内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也是最好地解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人,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着探索和实践。<br>
1.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br>
首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高举起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br>
教条主义者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经典作家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这恰恰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一贯坚决地反对对他们的学说采取教条主义的错误态度。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