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征文选登


毛泽东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2004-10-18 00:00:00) 来自:辽宁工学院/外语/田太波


    摘要: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始终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内容。毛泽东指出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助于革命和建设。毛泽东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著名论断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r>
    关键词:毛泽东;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r>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内容。毛泽东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曾有过精辟论述。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这是毛泽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br>
    毛泽东认为革命本身不是目的,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路。毛泽东看到:“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生产力的发展一直是非常缓慢的。”特别是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政治不改革,一切生产力都遭到破坏的命运,农业如此,工业也是如此。”因此毛泽东指出:“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中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旧的社会经济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我们的基本任务,就是如此。”也就是说只有革命,才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解放生产力,最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非常重视革命对解放生产力的作用。<br>
    早在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而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之所以是革命的对象是因为“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毛泽东特别强调了解决土地问题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土地问题不解决,经济落后的国家不能增加生产力,不能解决农民的生活痛苦,不能改良土地。” “全国生产力已到了一个大危机,此危机不解决,必起  绝大的饥荒。土地问题不解决,农民无力改良土地,生产必至日减。”因此,  为了增加生产,必须解决土地问题。<br>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过去几乎连动都没有动相反地,却受到了压制——受到本国军阀和外国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制。”因此,“消灭日本侵略者,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一切,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毛泽东指出:“我们搞政府,搞军队为的是什么?就是要破坏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政府、旧军队。日本帝队主义占了我们的地方,我们还有什么生产力可以发展?这是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政治、军事的力量,是为着推翻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推翻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力量,目的是为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经济是政治、军事的基础,政治军事是上层建筑。地基是经济,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经济。政治、军事之所以放在第一,是因为如果没有它们,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就没有可能谈其他问题。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所从事的伟大的神圣的正义的革命战争,正是为着这个目的。”<br>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毛泽东指出:当时的“全国一切生产力,除了已经获得解放的地区以外,均被这些反动阶级所控制的反动的退步的落后的生产关系所束缚,推翻这种旧有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因而使全国一切积极的生产力获得向上发展的可能,替未来的更进步的更能自由地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社会准备条件。”“中国人民如果要消灭帝国主义的、封建的和买办的生产关系,完成民族独立,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借以发展中国的生产力,他们就必须推翻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及旧式富农所结合在一起的反动的腐朽的国家权力,首先就必须消灭一切反动军队。”<br>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同样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毛泽东认为:“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一切革命的历史都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要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这样就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建国头三年首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毛泽东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这是广大群众的要求,这是为了解放长期被反革命分子和各种恶霸分子压迫的广大群众,也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br>
    在此基础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在这里,毛泽东开启了新中国注重在重大的社会改革中保持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