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毛泽东以科学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把握的目的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对待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主张要使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新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上,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相结合,用中国人熟悉的语言和方式对其表达和阐述。<br>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科学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树立起一个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本文拟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上;在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目的上;在对待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上较为系统地阐述毛泽东是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br>
一、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br>
毫无疑义,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理 论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应努力学习与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然而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上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br>
毛泽东反对那种只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表面,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个别结论和词句,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观点。毛泽东指出,教条主义者学习马克思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他们只会片面的引用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的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的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并认为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是非常有害的,领导级别越高对革命事业危害越大。<br>
在中国革命的整个历程中,毛泽东始终坚持反对教条主义,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历史时期,毛泽东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革命精神同这种错误倾向作不妥协的斗争,他在1935年5月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就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初步阐述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对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的迷信中解脱出来,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br>
与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相反,毛泽东主张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去观察、分析与解决和处理问题。毛泽东早在1.938年所著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它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br>
毛泽东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态度,使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于中国社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发展道路,揭示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并创立了已被实践证明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经过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br>
二、在学习方法和把握的目地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br>
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主张的基本学习方法和一贯倡导的学风,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则是毛泽东反复强调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目的、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集中体现。<br>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主张“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还形象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关系比喻为箭和靶的关系,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作到“有的放矢”,即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根“矢”射中国革命这个“的”。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注重“研究和把握中国的实际,研究和把握中国的现状和历史”,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中国革命行动的出发点。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br>
毛泽东还坚决反对那种不注意对中国客观实际情况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把感想当政策的主观主义者及其学习态度。认为他们只会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是“闭上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是“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头芦苇”,和“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认为这种学习态度和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危害性极大,必须将其视为大敌,并坚决打倒。<br>
纵观中国革命历程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过程,随处可见毛泽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