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征文选登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的必要性

(2004-03-30 00:00:00) 来自:辽宁工学院/20040330胡宝元


                             ——学习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关于“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体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表现在它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和腐败现象,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全面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使命。<br>     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对此,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强教育和管理,移风易俗,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逐步缩小和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这一论述,强调了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搞好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是十分必要的。<br>     一、落后文化产生的原因及表现&nbsp; 要想改造腐朽落后的旧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只有搞清种种落后文化产生的原因,认清其特点及其表现,才能进一步认清其危害性,从而增强认识营造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的必要性。<br>     在社会主义文化已经居于主导地位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之所以还存在着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br>     一是封建主义的回潮和泛滥,以及教育的不到位等。<br>     科学与迷信齐飞,文明共愚昧一色。这种当今社会的特有现象,与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相比,90年代以来的各种现代迷信活动有了新的表现:
    1、是富裕之后的人们虽不再把神佛当作救苦救难的主宰,但却把求神拜佛当作一种心灵的寄托。比如一些农民双脚迈进市场经济,头脑却停留在小农意识的框架中。有的农民已拥有较大的物质财富,但精神却极为贫困,他们不信科学信巫神,不盖学校盖庙堂,不办文化修祖坟,不进医院求神灵,甚至办小事都要选良辰吉日等。<br>     2、是迷信往往打着科学的幌子招摇过市,贴着传统文化的标签,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煽动性。近年来,“伪科学”现象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时有泛滥。如“至圣大师”、“第一超人”、“相面大王”的出现,“水变油”、“凭意念发功扑灭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等闹剧。这些“伪
科学”的表演,常打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旗号,突出的特点是用微电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封建糟粕装扮起来。与此同时,旧社会的江湖把戏和各种骗局也“粉墨登场”,用奇功异能的表演作饵或无照行医,或卖假药、符水。其实,这些与历史上张天师卖的“神符”没什么两样。<br>     3、是参与迷信活动的对象由普通百姓扩展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不少高级知识分子和党员干部也参与其中。<br>     4、是在已经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封建迷信思想还侵蚀着天真幼稚的青少年的灵魂。使不少青少年精神涣散、斗志削弱。他们相信命运,某个心愿实现了,则归功于上天神灵的庇佑,某种愿望不能实现,则怨命不好,不知奋发图强努力进取,以梦幻面对优胜劣汰的现实,以宿命论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以侥幸心理面对学习困难,以封建迷信面对汹涌澎湃的科学技术革命大潮。……这样的心态如何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这样的青少年怎能承担振兴中华民族大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5、是国内迷信与境外不良文化互相渗透、影响,如鼓吹世界大劫难、末日来临等等。那些伪科学、那些所谓功法,那些超智能特异,那些现代卜卦相面,乃至类似邪教的沉渣泛起,没有不以愚昧、以迷信、以封建为土壤。一切都说明,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远远没有完成。<br>     6、是错误世界观的作用。各种落后文化尽管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其思想认识基础却都是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要从人们思想中彻底铲除这些东西,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br>     7、是人们的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认识未知领域的局限。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在逐步深化,但仍然对一些现象还不能完全作出科学的解释,而且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又都会带来新的未知领域和新生事物,于是有神论之类落后文化便会乘机而入,形成新的落后文化现象。<br>     8、是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不到位,在一些地方,落后文化仍有市场。<br>     二是社会转型期一些人的精神天平发生倾斜。<br>     当前,我国正处在变革时期,国企改革、机构改革、房改、医改等改革正在继续进行。这些改革涉及到一系列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矛盾。当前,社会上有些职工下岗牢骚满腹,离退休职工对一些社会现象看不惯,一些年轻人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腐败及产生原因,产生了今不如昔的错误认识,社会心理失去平衡,精神世界的天平开始向宗教或准宗教倾斜,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动摇。<br>     此外,这些腐朽落后的文化思想的蔓延还与我国对哲学和社会科学重视不很够,科学精神宣传不足有关。新文化运动已经快整整一百年了,“赛先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步履依然这般艰难,当哲学受到冷遇而萎靡不振时,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动就会沉渣泛起。当前整个社会确实存在对人文科学重视不够的倾向。人文科学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较大,轻视人文科学的后果必然是经济发展上去了,而社会思想道德却下滑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入人心,科教兴国的战略也已推出,但我们较多地是看重科学的经济功能,相对轻视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br>     迷信、愚昧、颓废的落后文化,不仅摧残人们的心灵,敌视科学的发展,而且也危害社会,仇视政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事业和利益造成了损害。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决与其进行斗争,使落后文化没有藏身之地、立足之本和发展空间。<br>     二、发展先进文化的必要性<br>     1、改造落后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责。思想文化领域,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去占领。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仍然存在深刻的社会影响。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市场活动中出现和存在的东西,并不都是积极、健康、合理的,也有错误、丑恶的东西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西方敌对势力乘我对外开放之机,千方百计以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我进行渗透和腐蚀,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正确分析和认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之所以发生的根源,我们就能对之开展正确有力的斗争。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批评和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对于那些宣扬全面否定党和人民历史功绩的东西,攻击和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东西,散布腐朽思想、颓废情绪以及传播封建迷信、渲染色情暴力的东西,都必须旗帜鲜明的加以反对、抵制和批评,绝不能任其泛滥。要积极发展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思想文化阵地,在不断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中移风易俗,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要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强教育和管理,逐步缩小和剔除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借以残存和滋生的土壤。<br>     2、改造落后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要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通过大力改造落后文化,形成先进的文化氛围,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方面,只有改造落后文化,才能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迷信、愚昧的观念,使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受到很大影响;颓废、庸俗的观念,严重阻碍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观念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需要科技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和健全严密的法制。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继承和借鉴包括我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成果。但传统文化是一个良莠并存的庞杂混合体,对它要保持科学的批判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封建、愚昧、庸俗的东西坚决批判、剔除,削减其消极影响,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r>     三、改造落后文化营造先进文化氛围的途径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宣传邓小平理论,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全体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要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着力培养全体社会成员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习惯。如果任由鬼神之说和各种迷信、伪科学肆意泛滥,那才是我们这个科学时代的悲哀。最后,要完善政策制度,切实守住、管好现有的思想文化阵地。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健全和改进文化管理方式,来促进文化市场的正常发育;通过完善现行法律和法规,依法打击制造、贩卖和传播落后文化产品的行为,把文化生产引导到有利于先进文化发展的轨道上来。要坚持移风易俗,缩小和剔除落后文化滋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风气,营造激浊扬清、以正祛邪、反对落后文化的环境和氛围。<br>     总之,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改造主观世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崇尚科学、努力创新,坚决同各种迷信和伪科学等落后文化现象作斗争,因为这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事关党的政治形象和党的事业的成败。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使社会主义江山永固,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