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实践催生和发展着伟大的思想,而伟大的思想反过来指导和推动着伟大的实践,使得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成为突击队和生力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然响亮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新世纪努力的方向,那么,广大青年要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尽快成长起来,不仅要争做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更要争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而且成才的根本就在于大力实践“三个代表”。<br>
关于广大青年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已经提出了总的要求,这便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广大青年务必牢记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教导,在实践“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中,不断为发展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为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br>
生产力是促进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因素。大力实践“三个代表”,首先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要以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检验的标准,经常检查和总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施展才华、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始终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为活跃的力量。尤其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新形势下,广大青年要发挥青年人特有的优势,把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放到突出的位置来考虑,为着发展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而努力。<br>
先进文化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大力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成为学习、宣传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先锋队,永做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党的历史上,先进青年总是接受和传播先进社会思潮的先锋,在引导社会进步思潮的发展问题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广大青年同样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广大青年在筑牢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下,以“四有”新人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观念,培育和弘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和道德规范,注重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理论素养、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在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br>
代表什么人的利益问题从来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怎样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个值得广大青年认真思考的特大问题。处理得不好,会直接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只有按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所指引的那样,注意警惕、抵制和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以此作为检验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标准,把巨大的热情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具体行动,才能在服务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增长才干,进而实现和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人生,才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br>
在今年3月5日来临之即,我又想到了雷锋精神。39年前,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近来,各大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有关报道。昨天,北京电视台播发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位老人为了方便过往行人,长期在街头义务指路,不料他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竟招来个别人的讥讽,说他的观念过时了,该换换脑筋了。言外之意,就是要他把无偿服务改为有偿服务,否则就是观念陈旧,理应被淘汰了。<br>
说穿了,把市场上通用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就是某些人所谓的“新”观念。在他们眼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么是金钱,要么就什么也不是。<br>
当一个溺水者在苦苦挣扎时,岸上的人或冷眼旁观,或与溺水者的亲友为救人的酬劳而斤斤计较,犹如在谈一笔生意,结果,溺水者的生命就终结在这麻木和冷酷中。这不是出于小说家的杜撰,而是长期以来屡屡见诸报端的事实,如此新潮的观念竟带来如此悲惨的结局,其间的巨大反差,难道还不足以唤起某些人的良知吗?
相形之下,就越发显得雷锋精神的可贵与崇高,雷锋精神的核心是无私奉献和助人为乐,这既是对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又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新的道德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三十九年过去了,这种精神在时代的变迁中历久而弥新,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为雷锋精神不断注入了新内涵:不断扩大的社会化大生产把人们更加紧密地结合成一个群体,从而造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环境;商品生产者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遵从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的原则。时代造就了雷锋精神,而雷锋精神又引导着时代的进步。如今,广大人民群众仍旧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不断开辟着道德实践的新境界,这就雄辩地说明,雷锋精神是永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