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为指导,阐述了人才战略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大振<br>
兴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br>
关键词:振兴 大业 人才 为本
在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开始实施,全省人民深入开展“东北大振兴,辽宁怎么办”大讨论的重要时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深刻阐述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分析了人才工作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br>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根本大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强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br>
纵观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道路,都有力地证明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战后日本经济腾飞,依靠的正是教育立国,培养出的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和各方面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在战后废墟上,把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建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人才优势,同时吸纳了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在以信息科学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领域独领风骚,保证了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又具有极强的科技创新能力。<br>
国以才力,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结合辽宁的实际,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br>
一、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人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创新公务员管理机制入手,优化公务员成长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创新机制,注重效能,从能力建设上统揽公务员的培养工作,建设一支学习型的公务员队伍。以创新集聚政府需要的优秀人才,保证队伍建设有一个高起点。探索政府机关面向社会吸引财税、金融、法律、计算机、外语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新机制;建立对公务员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制度,以适应政府人才面临社会竞争和争夺的新形势;科学规范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制度,鼓励公务员长期为政府服务;对不同类型的公务员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空间,激发公务员的潜能和创造力;通过作风建设,推进公务员的服务,强化权利就是服务的意识;逐步推进电子政务,推行政府承诺制,政务公开制,首问责任制等,切实做到执政为民。<br>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切实加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组织领导。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施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br>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如何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对我省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是一个有着77所高校的教育大省,据统计,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辽宁为107.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0%,高出经济大省广东省70%,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如何充分发挥这种资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省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整个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br>
2002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110周年大会上,着重强调教育要创新。而推进教育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我们紧紧跟踪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变化,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br>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也着重指出,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资源和社会发展相协调。<br>
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搞好我省高等教育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专业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应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出发,并从分析人才结构与素质状况入手,着力解决不适应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整体战略要求的人才结构性失调和能力性欠缺的问题,以及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有所相悖的矛盾。根据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以及重点发展的行业要求出发,拟订直接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的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并由此调整与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和专业结构。<br>
适应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开发并设置各类专业,形成新专业开设与储备的可持续发展,是辽宁省部分高等学校在新形势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br>
高等教育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还应充分考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对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强调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同时,“新型工业化道路”又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途径,甚至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的方向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和专业结构只有适应了这种要求,才能使人才培养的结果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才能真正实现人才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的目的。<br>
胡锦涛同志在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