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便与世界发生了不可隔断的联系。自那之后,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每一个重大事件,都是与世界紧密相连的。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面对世界局势的新变动,中国社会的即时应对将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新课题。中国共产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承担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同样也面临着党自身发展的新突破。<br>
在我们这学期《科学社会主义》课上,老师着重介绍了“三个代表”的内容和本质,并联系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使我们对“三个代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及时的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开拓新思想,提出了“三个代表”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生产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判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生产力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新特点。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先进生产力的承担者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把握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反映社会生活的底蕴,而且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我们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现代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自觉。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题地位的一致性,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让广大劳动者占有和享用他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并通过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努力实现、发展和维护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r>
“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它是新形式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我们党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最新成果。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对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在和平建设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却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立党宗旨,因而她在自己的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这决定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执政为民”为第一要务的根据。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本质,就是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本质所在。我们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也是要做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上都是为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更好的为人民谋利益。我们要努力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抗腐拒变的能力。<br>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br>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着眼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这一战略,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市场意识,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办法,在市场竞争中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振兴老工业基地不能走老路,要下大力气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大调整和改造的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新的增长和发展机制。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事关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战略安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以装备工业为重点,大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实施这项战略条件具备、时机成熟。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努力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人才是本、园区是根、创新是魂”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实施突破,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能够带动全局和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支撑。利用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契机,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汽车、电站设备、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壮大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快建设国家机械制造业基地。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树立新型农业观、农村观和农民观,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坚持以发展信息产业为主导和牵引,加快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努力完善城市整体功能。<br>
“三个代表”思想是当代共产党人站在当今时代发展的高度,为解决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相关思想加以提炼概括而成的。它突出了执政党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揭示了执政党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成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充分体现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21世纪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世纪,也是一个具有极大风险和严峻考验的世纪。我们作为当代的研究生,面对着发生了巨大变动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应该在牢固掌握科学知识基础上,开拓创新精神,适应时代的变化。现在国家重视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做出一份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