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征文选登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哲学思考

(2004-01-07 00:00:00) 来自:辽宁工学院社会科学部  镡鹤婧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之后,国务院也把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和振兴列入了重要议程:温家宝总理亲自率队实地考察东北大型国有企业状况,并于8月3日在长春市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这是我国继沿海开发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的第三步棋,这对振兴东北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进国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消费来源,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经济的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世纪“辽沈战役”之幕正式拉开。<br>     新世纪“辽沈战役”的胜利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经历的成功与挫折、成就与代价无不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如果想取得新世纪“辽沈战役”的胜利,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br>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客观、深入、全面地分析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与劣势,这是取得新世纪“辽沈战役”的胜利的前提和基础。<br>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根源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事物。事实证明,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科学地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不例外,只有弄清东北三省的实际状况,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针与政策,才能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雄风。<br> “解放思想”,一是对已有的认识进行再认识,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顺思路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点。<br>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①就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各项工作,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而创新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必须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认清东北现阶段的优势与劣势。<br>     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
众所周知,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倾全力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国的“工业摇篮”。因此,东北地区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辽宁省有较好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力资源的低成本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吉林省重化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汽车、石化两大传统支柱产业以及电子、医药、食品等三大新兴支柱产业;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装备工业基地。这些为发展制造业提供了有利的保证。<br>     2、阻碍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劣势
在过去五十多年的建设中,东北地区的确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也集中了计划体制的所有弊端。与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周边地区的加速发展相比,东北地区明显地落后了。有一个数据经常被人们引用: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的GDP是广东的两倍,而今天广东的 GDP   是辽宁的两倍。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颇多。<br> (1)、观念落后,不敢、不愿、不想改革,从总体上说,缺乏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自力更生意识、合作意识、整体意识,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等靠要思想、怨天尤人思想、本位主义等。<br> (2) 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产权改革制度不到位,效率低下,长期以来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经济的文化传统缺乏,先进的技术、管理、营销网络等要素不足,市场化的融资渠道较少。资源枯竭城市面临衰败的危险,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历史包袱沉重,就业压力巨大,这一地区是全国下岗失业人员、城市低保对象和离退休人员最多的地区。所有问题的实质在于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上,被人们称之为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br> 只有认识面临的困难,才能使调整改造有的放矢,同时,再此基础上,分析发展的有利条件,则可以找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潜力。<br>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分析方法,在客观、深入、全面地分析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东北实际状况的、能够真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措施。<br>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只有找到事物内部的矛盾,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想真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着力解决好东北三省存在的以下几个矛盾。<br>     1、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既要解决国有经济的问题,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br>     积极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关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应该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股份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解决产权问题,通过减免债务、合资合作、国有股减持、非国有资本参股、、企业制度创新等多种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要把发展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政策取向。同时,要加快开放搞活国有中小企业<br> 在解决国有经济的问题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放宽投资进入限制,在市场准入、进出口、信贷担保、税收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放宽条件,加大扶持力度,创设鼓励民间企业的发展环境。<br>     2、通过自身改革和对外开放,激发内部要素活力,引入外部可移动要素,通过内外部要素的有机结合,促进新增长点的出现和发展。<br>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方面要通过自身改革,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倡导市场经济的文化,培育市场经济的意识,让市场机制充分渗透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个方面,让市场机制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内在动力源。<br> 另一方面,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br> (1)与日韩俄3国的长期合作。许多专家分析,20世纪区域经济取得显著进展的标志是欧洲经济区、北美经济区和亚太经济区的形成,21世纪的区域经济合作将在东北亚取得进展。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进一步制定扩大同日韩俄3国长期合作的战略方针和规划,全面推进在能源合作、贸易往来、产业投资、金融保险、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输出等多领域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产生“共赢”的效果。<br> (2)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抓住东南沿海有些产业和资本向外转资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同东南沿海各省的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与西部各省的经济合作。<br> (3)东北三省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黑吉辽三省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不同,互补性极强,所以,黑吉辽三省应该放弃地方保护主义,进行经济整合,各省之间要进行开放,通盘考虑,消除地区贸易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扩大规模效益,建立统一的市场,以促进地区分工和专业化,形成区域性大市场,<br>     3、既要重视发展装备工业,也要通过市场发展其他优势产业。<br>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注意各产业均衡发展。一方面要搞好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振兴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基础设备与成套设备制造业、军事设备制造业,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做大做强石化、钢铁、建材等优势产业,建设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以及高效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步伐,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现代服务体系。<br>     4、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推进经济转型。<br> 实现资源主导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经验表明,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既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又要遵循矿业发展规律。因此,对于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矿业城市,都要因地制宜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淘汰城市和矿区的落后生产能力。针对矿业城市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事实,要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推行清洁生产,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br> 参考文献:
①②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3页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