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春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新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前途进行了一次集中的战略思考,系统回顾了这些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在2000年2月25日的广州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由江泽民同志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br>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二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此间开幕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br>
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的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这个课题的科学回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与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才能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断实现、发展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r>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不断巩固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生命力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是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仅从根本上决定着我们这个政党、我们这个政权的盛衰,也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何为立党为公?就是说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外,没有任何的私利私求可言。何谓执政为民?就是说我们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归根结底就是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牢牢把握住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所做的一切都是爱民、为民、富民、安民之事,才能说明我们真正理解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真心实意、一丝不苟地去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r>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抓住这个环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要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十六大报告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才能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br>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br>
要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世界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中,权力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利益观。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紧密联系思想实际,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才能不被浮云遮望眼,在思想上筑起坚强的防线。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就是真正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具体体现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中,体现在每个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必须落实”的要求,目的就是要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在实处。
“三个代表”不是单纯的党建理论,而是立党、执政、兴国三者统一的崭新理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的关系环环相扣,不可分割,但其最后的归结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无论何时,中国共产党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