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点,也是有没有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它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br>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br>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走在中国社会发展前列的先进政党。我们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始终是和兴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的。先进在哪?最根本的,就是先进在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一切活动、一切事业,甚至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都在於這"三个代表"。什么時候坚持并做到了这样"三个代表",我们党就兴旺发达,就得到人民群众的抛弃,就经得起任何风浪的洗礼。什么時候如果偏离或沒有完全做到"三个代表",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民就会不滿意,党就会遇到困难和曲折。面向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着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我们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要全面建設小康社会,朝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時代进步的潮流和趋势,社会变动的情況和特点,都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党要固本強基,保持生命的活力,就要在不断解決新课题、完成新任务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就能永远立於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br>
20世纪下半叶,我们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又领导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赋予的、人民赋予的。我们并能够执政、并且能够执好政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就在於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执政的內容和任务,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增強综合国力,推进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建设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四有"公民,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面向新的世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任务更加艰巨,所要解決的问题也更多、更赴难。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我们才能始终用好人民賦予的执政权利,无愧于历史赋予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执政水准,巩固我们的执政基础。<br>
在党的十六大上,与会专家学者阐述了“三个代表”与党风建设的内在联系,一致认为,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在行动上的重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从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纲领高度上,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从行动层面提出了党的作风的具体要求,加强了实践“三个代表”的组织和队伍保证,回答了“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br>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客观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当年,有个美国记者曾问毛泽东:“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回答:“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邓小平则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制定一切政策的根本前提。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他一再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求、解人民之所忧,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目的,就是要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为民众创造更多的利益。总之,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民”还是为“官”,是决定人心向背、政权兴衰、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为“公”,则人心向、政党兴、政权盛、事业成;为“私”,则人心背、政党弱、政权衰、事业败。<br>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伟大的政党,伟大的政党支撑并将推动伟大的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向前无古人的创举,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完成这个目标,仅靠一个政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人民甚至几代民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广大民众切实感受到党所主张的、所坚持的、所努力的,与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与未来的美好生活密切相关,才能更大程度的激发广大人民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情,把全身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创造性焕发出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br>
再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神州大地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对于非典这个突如其来的灾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措施。关键时刻,党和国家领导人冒着风险,亲临一线指挥,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齐心切切,其意拳拳,充分体现了当对人民关爱之情,再一次认证了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是与人民心心相印、患难与共的党。再一次塑造了我们党在人们心中的良好形象,坚定了人们跟党走的信心;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胜利走向胜利。<br>
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坚持不懈的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要深入的进行党的性质和宗教的教育,使全体党员干部认识到党同群众的关系,就像血与肉的关系如果脱离群众,失信于民,不仅我们一事无成,而且我们的执政地位也会丧失,这是很危险的。要是全部党员干部认识到,无数革命先烈为什么能够在人民的心目中树立起一座座不可磨灭的精神丰碑,是因为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抛去头颅,洒下热血”。坚持执政为民,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员首先是党的干部必须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驾驭全局、应对风险的能力,统筹协调和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要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br>
80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号召全党同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地为革命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告诫全党同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决定了党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最根本的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个代表”。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人民的愿望,把握了我们党执政的根本。 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依据。<br>
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用先进文化武装自己,最重要的就是用邓小平理论构筑精神支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面向世界的。这就要求我们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拥有面向世界的胸襟,具备与一切民族的优秀青年相媲美的素质。
今日之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栋梁之才,今日之大学生党员,必将成为祖国各条战线的中坚和骨干,不少人会成为各级领导。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党性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再因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三观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很强。大学生党员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在各方面自觉以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起到突出的先锋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