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征文选登


深刻理解“三个代表”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003-12-31 00:00:00) 来自:辽宁工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  吴红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最重要的标志。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切实把党和政府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br>     温家宝指出,要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三个代表”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我们发展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要使十六大精神真正深入人心,变成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干部就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情。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怀着同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切实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 他强调,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很不平衡。在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和加强西部大开发,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特别要关心和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把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作为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调整地区经济发展布局,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让农民和城市困难群众过上小康生活,是全面实现小康最为艰巨的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从这一高度来认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广泛而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br>     由此,可以看出深刻理解“三个代表”本质对我们极其重要。下面就几个问题,来深入体会一下“三个代表”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r>     一、为什么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br>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只有用唯物史观武装起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根本的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r>     二、为什么说是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br>     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党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br>     三、为什么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需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妥善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br>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抓发展、促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我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做到奋发有为、大有作为;必须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力戒浮夸急躁、急功近利。<br>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这些变化对我们党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提出了新课题。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必须科学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br>     四、为什么说坚持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