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征文选登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学习三个代表思想本质的体会

(2003-12-31 00:00:00) 来自:辽宁工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阎杰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br>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要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br>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新高潮,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切实地、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br>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新要求。经过80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连续执政50多年的党。党的地位的这种历史性变化,使党有了更多更好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对党员和干部队伍带来深刻的影响。&nbsp;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要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和增强竞争意识;要发挥固有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调整所有制结构,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br>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谋划全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br>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那么如何用新路子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应采取什么举措来振兴经济呢?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最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br>     人们有理由相信,若干年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必将再现辉煌,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动力十足的“发动机”。经过七年来的奋力拼搏,我们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辽宁老工业基地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些成绩,是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三年严重旱灾、慕马等腐败案件的影响,解决体制转换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巨大的关怀和支持,全省共产党员、干部群众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特别是200万职工下岗离厂,为国分忧,表现了工人阶级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对于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br>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制约我省改革发展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一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水平不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名牌产品不多,能够牵动全局的重大项目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矿山产业转型任务十分紧迫,难度很大。二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企业历史包袱沉重,一些企业经营机制还未转变过来,地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三是社会保障压力仍然很大,就业矛盾突出,城乡、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尽管困难很大,但是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只要锲而不舍,奋力开拓,就会迎来灿烂的明天;如果思想上稍有松弛,工作上稍有懈怠,就会重新陷入被动的局面。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蓬勃发展,中西部地区正在崛起,全国经济进入了内在自发性快速增长的时期,我省经济已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境地。我们惟一的出路就是加快调整改造步伐,早日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br>   在辽宁改革和发展的紧要关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决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创造了机遇,带来了希望。振兴老工业基地,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br>   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沿海的优势,处于联接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位置。我省是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重点地区,是全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省份。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全国人民的目光必然会再一次聚焦辽宁。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抓住机遇,知难而进,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切实肩负起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