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这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本质。 从中国共产党多年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自从她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宗旨定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要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而努力工作,并且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最高纲领。中国人民在自己前赴后继的奋斗中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充分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所坚持的立党为公。的宗旨的正确性,以及共产党人为实践这一宗旨,而为人民付出的代价。<br>
正是这些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中树立了不可战胜的形象,得到了人民的衷心爱戴,才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威望。人民深深地感到中国共产党没有她自己的私利,它所从事的事业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阶级性所决定的。<br>
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看,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的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早就指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如果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那么,它不仅不能解放别人,最终也不能解放自己。
当前,中共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它又是实现三个代表思想本质: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途径之一。<br>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过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曾经有过共和国长子的美誉。但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也暴露了深层次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严重地束缚了老工业基地的发展。<br>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具有战略性。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具有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也是我国战略产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二是具有主导性。东北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在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和国家经济领域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性地位。三是具有优越性。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存量资产、良好产业基础、明显的科技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
础设施,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极富后发优势,有条件成为新型产业基地和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四是具有示范性。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大,大中型国有企业数量多,搞好东北国有企业,对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示范意义。振兴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老工业基地在整个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br>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是实现三个代表思想的有力途径。一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实践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检验标准。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须用实践证明老工业基地一定能振兴、国有企业一定能搞好。二是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振兴老工业基地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老工业基地老百姓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三是振兴老工业基地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暴露出来,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大量职工下岗失业,政府和整个社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稳定关系到全国的发展稳定。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就是人民得实惠,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
第一,老百姓会有更多就业机会。积极的就业政策、宽松的创业环境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老百姓的收入会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就业的增加,使老百姓能获得更多收入。第三,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会得到明显改善。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第四,资源枯竭城市、贫困地区和城市中的贫困群众的生活将得到彻底改善。第五,可以得到较充分的社会保障,以解后顾之忧。<br>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同时,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也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发达的物质文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先进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努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全面腾飞,还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东北地区的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东北部地区文化的发展繁荣。要努力进行文化创新,大力培育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通过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东北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继续为东北部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