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成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马恩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60年十二月版544页)的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会面临着人类历史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与此相适应,必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重大课题的伟大思想。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到如今之所以保持着她蓬勃的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时刻清醒地倾听着时代的呼唤,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突破,不断地飞跃,在破解时代课题中,他不但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且使自己更加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所以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人,同时也造就了伟大的思想。<br>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在这个时期,由于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在他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和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它的发展又加深了社会化生产与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深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产生的矛盾和困难,无产阶级开始进行反抗和斗争,特别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日益显示他们的伟大历史作用,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要求有一种新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无产阶级受苦受难的根缘,论证它的阶级使命,指出它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道路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以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br>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课题面前,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了工人运动的实践、批判的吸收了人类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总结了西欧各国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为无产阶级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他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他所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奥妙。从而使人们认清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同时他又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暴力革命打碎旧的不合理的剥削社会,创造崭新的社会的实践方案,阐明了无产阶级创造历史的伟大使命。<br>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决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是一个历史的产生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马克思选集》第3卷第423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既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工业部门大多数为少数垄断组织所控制,垄断组织成为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在垄断组织的统治下,他们操纵市场,人为地规定垄断价格,虽然仍存在竞争,但垄断组织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此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在此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进一步加深,阶级斗争日益尖锐,革命浪潮逐步高涨,如何正确地阐述新的时代特征,并制定新的革命理论和策略,使马克思主义在汲取时代精华中用新的知识新的成果充实自己,使他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自我的更新,这是在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新的时代条件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历史革命。<br>
列宁曾指出,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学会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列宁选集第1卷203页)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创造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并领导和俄国无产阶级进行了革命的实践,第一个冲过了帝国主义战线的薄弱环节,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除此之外,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俄国革命的实际出发,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学说,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总之,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为经济不发达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在革命胜利后,列宁虽然只领导了的短短几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他将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所创立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r>
1945年经过全世界人民的浴血奋战,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同时欧亚两洲陆续有一大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的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趋势,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巩固和发展的问题。这些随着历史发展而提出的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是无法找到现成的答案的,时代的发展与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又开创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空间。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集体领导,首先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解决了如何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恩选集第1卷第272页)创造了一条独特的和不需用赎买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同时又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即在经济建设中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思想不仅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而且解决了如何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br>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战术,在这个历史性的转移过程中的又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实践难题迫在眉睫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者做出回答____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r>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把中国的具体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立了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br>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她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明确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创立不仅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使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重新焕发著生机和活力而且再一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r>
如今人类已步入了21世纪,纵观世界形势与中国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党正面临着一个全新而又复杂的环境,从世界角度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在国内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仍很落后,特别是经过20几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政治经济等各项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必然肩负着历史所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即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通过励精图治,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共同发展的同的三大历史任务,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r>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这个新的伟大的历史时代再一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根据当代的实践和中国发展变化新的实践适应新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共产党应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解决了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要怎样才能建设这样的党的实质性的问题,为永保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br>
当我们回顾马克思主义从时代的沃土中诞生又在时代的沃土中成长的历史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史上曾经出现过四个光彩夺目的时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19世纪的后半期,二是列宁创造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后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重大理论时期四是本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每个时代的旗帜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的时俱进开拓进取,结合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阶段。(作者简介:苏春菊,女,1951年3月出生,满族,中共党员,高级讲师。联系地址:锦州市古塔区北京路二段四号,邮政编码121001,联系电话:4168638 -8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