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还是代表历史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革命,其主体都是人民群众。正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正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民群众的社会革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人类社会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从社会历史进程来看,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它的规律不是自发地起作用,而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活动来实现。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br>
历史也早已雄辩的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就会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在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压抑,创造历史的作用受到限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广大劳动人民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社会前提。人民群众从被剥削、压迫和奴役的地位上解放出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意味着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从而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历史主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尽管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太平坦,历经曲折和磨难,但正是因为人民相信共产党、相信社会主义、支持党和政府,我们才战胜了一切困难和挫折,克服了我们自身工作的缺点和失误,使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在二十多年改革发展的历程中,人民群众的支持,使我们经受住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沿着既定目标胜利前进。历史实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全体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五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切都充分的证明了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br>
正因为如此,我们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曾提出“立党为公”的思想。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执政为民”四个字,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从而形成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新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体现了这个有机整体中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统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统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质的规定与时代发展新的要求的统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建设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且写入党章,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对于保证我们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br>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共产党人的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负有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的责任。但说到底,党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和代表。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丝毫的特殊利益。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存在的全部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社会事务。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人民群众在我国社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根本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不仅为我国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发展所证明,而且由国家根本大法所明确规定。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个代表”的核心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必然要求全党增强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主流、本质,而且这个主流、这个本质一以贯之。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三个代表”归根到底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执政为民,就体现了权力运用的正确方向。这样运用权力,才真正符合人民的意愿,这样的权力也才真正属于人民。坚持执政为民,就实现了“三个代表”的最高价值。按这样的要求贯彻“三个代表”,就能够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坚持执政为民,就真正坚持了党的先进性。党的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党的先进性与历史发展的规律相一致。这样的党,就始终是先进的党,也始终是充满活力的党。<br>
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使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波澜壮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多年,成为我国历史上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改善最大的时期,人民群众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党的威望进一步提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历史,正注视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兴盛与辉煌!党肩负着人民的期望,人民寄希望于我们党。<br>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坚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我们党一定能够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一定能够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能够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历史将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新的辉煌。<br>
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鼓已经擂响,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指日可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是我们党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经济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振兴东北”的蓝图已经制定,号角已经吹响,一场新的“辽沈大战”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我们青年一代应该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辽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