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征文选登


辽宁在东北大开发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3-12-25 00:00:00) 来自:辽宁工学院社科部  周秀红


    内容摘要:面对东北大开发,辽宁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本文从国家政策出台与落实及辽宁自身发展潜力两方面探讨了辽宁的机遇,从更新观念、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个方面分析了辽宁面临的困难并指出解决办法。<br>
    关键词:辽宁   东北大开发&nbsp; 机遇   挑战

    曾几何时,辽宁以骄人的辉煌载入了历史档案。“一五”时期,国家对辽宁工业建设投资464亿元,占同期全国工业投资总额的18.5%。在156项国家重点工程中,辽宁就有24项。与之相配套,国家还在辽宁安排了省市工程项目730个。从1953年到1994年,辽宁省累计上缴中央财政3234亿元,占同期地区财政收入的71.5%。几十年来,辽宁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和工业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br>
    然而,改革开发以来,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相对于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拉开了较大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辽宁是以国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地区,建国以来一直是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经济运行机制,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船大难调头”,当南方企业已完成原始积累,走出瓶颈阶段时,辽宁却因错失了发展机遇而举步维艰。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大开发的英明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为辽宁新一轮发展带来契机,为辽宁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带来希望。东北大开发以辽宁为试点,对辽宁来说既是机遇又面临考验。<br>
    一.辽宁的机遇

   (一)&nbsp;  国家政策的出台与落实:<br>
    1.东北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辽宁带来机遇。<br>
    从“九五”计划开始,国家已经着手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今后长期坚持的九条重要指导方针”之一。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也明确指出,要把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振兴作为突出的重要任务。2003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两次到辽宁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工业基地的关心和对辽宁的支持。<br>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为辽宁带来机遇。<br>
    振兴老工业基地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温家宝总理在长春主持召开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做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与西部省份相比,辽宁在产业基础、技术力量、人才资源方面有较强优势,完全可以抓住西部开发和东北开发的机遇,大力开辟西北市场,挖掘潜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调动各行各业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充分发挥辽宁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br>
    3.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积重难返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br>
    近三年来,辽宁省国有企业经过改革脱困,分离辅助单位降低费用30亿元,核实呆帐105亿元,36户企业实现债转股317亿元,有120万人通过社保试点从国有企业转移出来,每年减少国有企业人工成本60多亿元,这完全得益于国家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辽宁也完全有可能利用良好政策环境,加快产业调整,全面提高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br>
    4.国家颁布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发展辽宁农业规模经济具有重要意义。<br>
    前不久,国家颁布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规定允许平等协商、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南方相比,辽宁省地多人少,土质肥沃,这一规定有利于辽宁实现农业规模经济。

   (二)&nbsp;  辽宁大开发的条件和优势<br>
    1. 地缘优势:有专家指出,环渤海经济圈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个最具投资吸引力,最具增长活力的地区。在东北亚国际大通道和环渤海经济圈,辽宁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它东邻韩、日,北有吉林、黑龙江和俄罗斯,背靠华北和蒙古,与这些临近国家和地区相比,辽宁在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处于中等,正好形成优势互补;而且,辽宁依山傍海,物产丰富,海陆空交通发达,是南北物质文化交流的咽喉地带,这些都为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br>
    2.教育文化优势:辽宁是文化大省,作为关外唯一的古都所在地,这里人文历史悠久,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林立,科技人才和科研能力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这些为辽宁振兴提供人才保证,也为辽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续力量。<br>
    3.资源优势:辽宁矿产资源丰富,鞍山钢铁、辽河油田、大连海产、岫岩的玉石,享誉国内外。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设备完善,以鞍钢、辽河油田、沈飞等骨干大型工业企业为龙头的国有企业构成辽宁的主要经济框架,而且这些企业与鞍山科技大学、抚顺石油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相比邻,如果能坚持长期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定会为企业结构调整和飞速发展提供有效帮助。<br>
    二.辽宁在东北大开发中面临的挑战<br>
   (一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