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征文选登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2003-12-22 00:00:00) 来自:辽宁工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任聪


    迈进21世纪,中国开始步入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性的历史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老工业基地的地位与作用愈显重要和突出,从而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与振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br>     本届中央政府十分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十六大报告讲了“两个支持”,即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连续产业。国务院2003年工作要点又提出一个“支持”,就是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同时,把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改造和振兴作为突出的重要任务。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提到这样一个重要的高度,这是近年来所没有过的。如今,历史机遇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温家宝总理的再次来辽宁视察,也充分显示出中央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东北老工业基
地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充分表明老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振兴已成为我国新时期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辽宁老工业基地拥有较雄厚的现实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实施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会强有力地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br>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创新首先是观念的改变,以前的那种什么事都要等要靠的思想一定要彻底改变,而首当其冲的必须是各级的领导干部,这样才能带领辽宁的老百姓认真学好、用好“三个代表”。树立创新意识,辽宁国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各项工作中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学习、积极创新,作到发展要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用这些个新同时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来努力探索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功新路子。<br>     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目的其实也就是广大的辽宁百姓受益,使农民增加收入,这是再实惠不过的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农民增收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难点。能否解决这一问题,也是考验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现在现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下一步就看辽宁的领导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合作了。在某种程度上,领导的决策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直接决定工作的进展及进展的快慢。这样就必须在各方面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br>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公共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主人,是权力的所有者,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干部都是受人民委托行使公共权力的“公仆”。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
好事。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要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各级干部都要自觉接受监督,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br>    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br>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方针政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起指导和推动作用。抓住这个环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坚持立党<br> 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切实把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br>   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政党、政权与人民的关系,对领导干部怎样正确行使权力、严守从政道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解决好“获取权力靠什么”的问题,切实树立靠本事、靠实绩求进步的思想。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党员干部把等价交换、惟利是图的原则引入政治生活中,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人背离了党的宗旨,权力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