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征文选登


“三个代表”及其本质之我见——“三个代表”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03-12-19 00:00:00) 来自:辽宁工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郭栋


    “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涵,是指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鉴于此,我想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面谈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三个代表”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r>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br>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的市场取向改革,是沿着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经济主体市场化、市场发展体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的方向发展的。早在党的十四大,江泽民同志就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呢?我国建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说明: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们的企业就缺乏足够的活力,我们就不能尽快提高全体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这与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初衷是相悖的。作为一种先进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党,党的利益始终与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党成立82年来,一直坚持为国为民的奋斗宗旨。从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都体现了“立党为公”的思想。也只有我们的党,才能够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批判性的吸收和继承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先进文化的思想,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一场声势浩大、举世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在西方社会实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矛盾以及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指出,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与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实质上也可以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并始终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之初,也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轫之际。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br>     二、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br>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目标是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实现这一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是现实而科学的。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市场体系中,有着统一、开放、公正、公开、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包括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等,要使各生产要素在这个体系中自由流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配之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调节手段;三是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法规体系;四是利用市场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同时运用各种调空手段,防止贫富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基本成型,取得的效果显著,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其中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一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政企不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突发性的下岗失业“洪水”,大规模的劳动力跨地域流动等等。与此同时,人们的切身利益可能受到冲击,人们的利益关系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一些工农群众的利益蒙受损失。如何既加快改革步伐又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大量社会矛盾的聚焦点,正是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如何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问题;二是企业管理意识、管理手段落后,职工的积极性不高,近几年由于对上市公司监管不力,造成的诸多问题充分说明: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三是收入差距过大,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四是经济结构还不够平衡,第一、二产业的产值比不够合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做出了精辟的概括和回答,他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思路: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固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几年来的经济工作实践也证明,只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的经济建设才会不断取得进步。近年来实行的对国企管理制度的改革,其目的都是使国有资产增殖保值。同时对上市公司的准入实行更加严格的审批手续,对欺诈投资者的犯罪分子进行从重处理,妥善处理上市公司的清算和重组,使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损失降到最小。为了尽快使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在党中央的积极领导下,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着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技术与贸易合作和竞争的自信和魄力。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包括到2020年中国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大学入学率超过20%等,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中“执政为民”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思想。所以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得到蓬勃的发展,也才能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说,“三个代表”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对我党领导的这场举世瞩目的经济改革所做出的准确概括和最具价值的回答。<br>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指南。<br>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经济的配置作用也深刻的体现在价值规律上。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变动并趋于同价值相一致,调节着资源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尽管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充分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但由于市场经济天生的弊端——滞后性、盲目性和短期性,使得资源配置只有在微观经济领域中才能显示出有效性,而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则是软弱无力的。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深入考查中国社会,基于宏观调控对国家的重大影响,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提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展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过热,对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深刻的警示,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经过几年的调整整顿,成功实现“软着陆”。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党已有了充分驾御国民经济的智慧和能力。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实践时指出,我国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解决发展的不平衡的矛盾。国民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加快调整和改造。只有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协调,才能使各地各民族和睦相处,政治稳定,从而增强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才能不断跃上新的台阶,我们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从而才能真正解放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始终使广大人民的利益最大化。从这个角度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经济建设的方向和内容的质的规定,而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依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br>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前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前所未有的难题和风险。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如何抓住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的伟大机遇,少走弯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始终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指明了方向,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无论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还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只有深刻理解和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在经济工作中始终坚持运用,我们的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壮大,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确实得到保证。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南,我们未来的祖国一定会山川秀美,繁荣昌盛!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