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徐老师讲授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使我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到“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以前,在复习考研的时候,我也接触过“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但是那时候我对于它的理解只是浅显的。如今,通过徐老师的精心讲解以及自己平时的领悟,我已经能从更深一层次上来了解它的内涵了。<br>
所谓“三个代表”,既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的形成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总结出来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排除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共产党又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代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党在江泽民同志的领导下,通过实践与探索,又积累了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r>
它从三个不同的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之间的本质联系在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所以我认为,三个方面的核心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全党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深入基层,加强工作指导,善于在新的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要到工作形势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问题较多、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解决问题。<br>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途径;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把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胡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意义。<br>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概括了党的建设和国家工作两个方面的要求。离开“为公”,我们党就会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失去立党之基;离开“为民”,我们党就会脱离群众,就会丧失执政之本、力量之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能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直接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只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党的生命之树就会常青。 胡锦涛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切实把党和政府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br>
所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我们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落实到抓发展中去。当前,党中央着重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集中体现。党中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实施这项战略条件具备、时机成熟。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努力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振兴老工业基地,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点把握和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二是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五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六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振兴老工业基地是我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实施这一战略,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市场意识,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办法,在市场竞争中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振兴老工业基地不能走老路,要下大力气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大调整和改造的力度,走新型工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