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征文选登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自我做起

(2003-12-18 00:00:00) 来自:辽宁工学院工程力学 蒙彦宇


    我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我不仅又一次深刻地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又在大学四年的基础上又一次全面系统地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即“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一位当代21世纪大学生,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除在掌握本专业知识基础上不仅应了解关于党史方面的知识,更应该深刻理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以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己任,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r>     鉴于此,通过这次课学习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r>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当中“民情”是厚中无比的一个字眼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情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力量。中国历史上一个个帝国的崩溃,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丧失民心;一代代王朝出现不少志士抒发“民情”思想:孟子曾说过“民归君轻”,荀子提出“军民同于水”。中国有句古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还有“民亦载舟,亦能覆舟”等等思想。这些都是民本思想的生动写照。自古以来,历代王朝的兴衰历史、决定民心向背的主要因素是亲民、爱民还是防民、疏民。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br>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发展,源源不断涌现出感人感事之举,亲民亲情之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等等。这些人作为一名党的好干部心里装着老百姓,既是一种职责也是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他们相信只有带着至亲至爱的感情为人民服务才能用全力尽公仆职责。他们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说到底,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就真正坚持了党的先进性,坚持了党的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党的先进性与历史发展的规律相一致。我想,这样的党,就始终是先进的党,也始终是充满活力的党。<br>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21世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亲民爱民为民的根本立场,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忠心拥护,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远见卓识和坚定决心。<br>     二、从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来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r>     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一定要真正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党的理论和工作的最高标准。唯物使观阐明,人民群众是提到历史前进的动力。从实践中也得到了证明: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重要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政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特别要防止执掌政权后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人民立场、群众观点是一脉相承的。<br>     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从唯物史观出发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路线,成为我们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那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消极腐败现象是违背党的优良传统的。针对新的情况,适应新的要求,总结新的经验教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的基本政治观点和根本目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世界观活动本质和根本的政治立场,是党实践唯物史观的充分体现。<br>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所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生动地体现了和极大地弘扬了马克思主义最根本利益的理论特征。它既坚持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加以创造地运用和发展,使其充满勃勃生机,展现了新的鲜活力量。“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再一次有力的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坚强思想武器。<br>     三、从实现民族复兴来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r>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是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既要靠思想来武装,更要靠制度来保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对于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与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联系充分结合起来。我们要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使权利在有效监督下起作用,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快速、健康稳步的发展。
    当人类来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点上,特别是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更应清楚地认识到,“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正在发生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